回顾分析国内散热器产业现状及开发
钢制散热器以及各种轻型散热器,是现代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化产品,在我国却被很多人看做是工艺简单的薄铁产品,采用半机械化方式制作,无人深人研究材料成型和焊接过程中的规律,也更无能力创建高技术的专门工艺,这些都为钢制散热器在我国的应用、推行埋下了隐患。90年代以来,从钢柱散热器在平朔煤矿大面积漏水事故起,一系列质量问题集中暴露出我国钢制散热器技术基础薄弱,内在品质低劣的弊病。自此,众多工程设计限用钢制散热器,一些企业转产,致使钢制散热器市场迅速萎缩,生产停滞,产品走人低潮。
浙江桑禾散热器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销售压铸铝散热器,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在传统采暖区,采暖主要靠集中供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热源主要有热电站、锅炉房、大型热泵等,热媒有热水或先蒸汽后热水(二次换热)等,室外的输水或输汽管道一般为钢管。钢管很容易生锈,所以要用酸或碱除锈。但用酸除锈后钢管生锈更快,而用碱除锈效果则好些,所以一般认为碱对钢管生锈有保护作用。在这种理念下,系统管理人员就会有意无意的提高供热热水的碱性,比如将除锈后的高碱性水直接用作供热热水,或者在供热热水中加碱,来防止用户盗用热水。
实际上引起钢管生锈的因素是供热热水中的溶解氧或管道内的空气氧,所以除氧阻氧是钢管防腐的关键。而碱性较强的水,不但污染环境,缩短各种散热器和热计量与控制仪表设备的寿命,而且对钢管本身也有一定的腐蚀。所以国外及国内管理规范的集中供暖系统其供热热水都是中性或弱碱性(一般PH值6~8.5),并在系统中有专门的除氧设备,而且一定是闭式系统,满水保养,充分除氧阻氧。在这种规范的系统中,大多数散热器都能很好地使用,而欧式铝制散热器不仅散热量大并具有独特的导风结构不熏顶不熏墙,所以是1理想的散热器之一。
1950-1960年,人们已经完毕第二次的创伤。产生了较为良好的工业革命成果,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在满足取暖舒适的同时,在节能环保、美观装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质板式散热器以散热量大、外观简洁、大方、价格适中,受到人们青睐,成为主流1产品。
1960-1980年人们考虑到铝材传热系数高的特点,希望其能取代铸铁和钢质散热器。但由于铸铝型材粗犷简单及不能很好解决碱性水质腐蚀问题,故而在1980-1990年期间散热器主流又回归到钢质。可人们要求其外观必须能和现代的家居格调相一致,满足人性化、个性化的要求。依据当时的生产工艺水平,大多数生产厂商普遍采用弧焊工艺插接式焊接,生产线条流畅的管式散热器。
1996年以后随着超声波自动焊接(激光焊)工艺的普及和焊接成本降低,国内生产厂商经过生产设备改造,大胆采用色彩,运用文化底蕴和的创造力,以的国际化设计理念,创造出装饰性与采暖功能结合的现代钢质散热器。
您好,欢迎莅临桑禾,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